时间:2022-11-23 07:40:17 | 浏览:686
本文概要:曾经被誉为造富神话,最赚钱的房地产行业,如今也进入了寒冬。先是国家坚持“住房不炒”,房产销售大幅下滑,紧接着是银行严查首付来源、限额限贷、利率大幅度上涨,再到如今关于房地产三条红线的限制政策发布,市场一片哀嚎,房企貌似进入了黑铁时代。
一、房地产跌下神坛,万科面临最大困境
二、拆分万科,万物生IPO能否扳回一城?
三、从卖房到卖服务,万科将走向新篇章?
2018年,万科的秋季例会上,无论是主屏幕还是副屏幕上都是一片鲜艳的红色,但在喜庆的屏幕上面,却赫然显示着“活下去”的字样,万科“活下去”的口号响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
只是当年,不少房地产企业都觉得是无稽之谈,明明房地产的日子好着呢,一年比一年红火,万科完全是危言耸听。
然而到如今,三年过去了,活下去三个字已经从万科的口号,变成了行业的现状,以万科为首的房地产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冷酷寒冬。
房地产跌下神坛,万科面临最大困境
曾经的造富神话,如今已经跌落神坛。
房地产,是迎着时代的大潮蓬勃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国由于城镇化的提出,停止了“统一福利分房”的措施,使得全国各地对于房屋建设的需求开始急速增长。
再加上“按揭贷款”的出台,极大的刺激了房屋的消费,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20年。
也正是因此,当时的房地产可以说是最造富的行业。在1997年全球富豪榜中,房地产开发商不计其数,几乎占据了华人富豪近一半的名额。李兆基和郭炳湘家族甚至都跻身进了全球前十,让整个世界看到中国房地产的造富奇迹。
但到今日,2021胡润百富榜虽已发布,却难见房地产的身影。前十的榜单里,并没有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房地产企业家上榜人数也大幅下降,跌出了前两大造富行业。
显而易见,房地产排名势弱的背后,昔日辉煌的房地产经济已经跌下神坛的现状。据中房网统计,2021年就已经有244家房地产企业宣告破产,可以说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房企在破产的路上。
此外,自去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就频频传出资金链、债务出现问题的消息。包括华夏幸福、蓝光发展、恒大集团等多个房地产企业都出现了经营上的困境。
而万科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形势影响。
10月28日,万科发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从财报来看,万科的营收仍在增长,但只增加了营收而不增加净利润,且净利润增速还在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五年内,万科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是16%、33%、20%、15%,6.8%,一度跌破了两位数。
在现金流方面,一向被称为现金流王者的万科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比6月底减少了483.2亿元,同比下降了17%,创万科近两年来现金流的最低纪录。
同时,现金流的压力也为存货埋下隐患。据万科2020年财务报表显示,万科的房屋存货超过一万亿,占公司所有资产的53%,而一旦房价降价,公司一万亿的资产都要缩水,这对于已经面临多重困境的万科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因此,为了抵御房地产的寒冬,万科必须为“过冬”做些什么了。
拆分万科,万物生IPO能否扳回一城?
行业寒冬之下,龙头企业的应变之举,是成是败?
11月5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拟分拆万物云到港交所上市。
万物云上市并不意外,只是万物云的上市比大家想象中都要来得更快。
但其实也并不难理解,万物云提前上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碧桂园在物业市场的重重紧逼,让万物生不得不上。二则是为了提振困于行业困境的母家万科,缓解万科的产业压力。
根据克尔瑞数据显示,2020年的万物云以5.78平方米的物业在管面积排名第一,碧桂园以5.05平方米位于第三,但经过一年的收并购洗牌后,碧桂园成为最大赢家。
而没有及时上市的万物云,显然错过了这一波突然涌现的并购窗口期,让碧桂园的营业收入在今年首次超越了万物云。
另一方面,则是母家万科面对当下的行业困境,自身的业绩和现金流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已经无法再为万物生保驾护航,甚至还需要万物云缓解压力。
因此,万物生独立上市,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尽管当前并不是万物生上市的最好时机,却是万科当下能够做的最佳选择。
事实证明,万科的选择是对的。万物云的消息一出,万科便在股市开盘便一路走高,显然无论是万科还是资本市场,都对万物生这个底牌充满了期待。
毕竟万物生作为一个带有科技属性的物业服务公司,在同行业内并不多见。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万物云的定位也从来不是物业管理。自从万科物业改名为万物云的那一刻开始,万物云定位就是空间科技服务,发展重点是以科技赋能服务,而这也是万物云一直备受市场看好的一大原因。
同时,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转变下,万物云被寄予了厚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截至2020年6月底,万物云已经在中国100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完成布局,其中包括住宅服务合同项目2769个,商企服务合同项目1059个。
并且在2020年,万物云还接管了更多万科以外的物业管理项目,行业竞争力大幅增强,贡献了182.04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同比增长27.36%,比恒大物业和碧桂园服务的营收都要高。
可见,作为万科旗下最为重要的板块之一,万物云毫无疑问是最有实力和底气冲击IPO的。
并且如若万物云上市进程顺利,凭借着万科的龙头位置以及万物云本身极具发展性的科技属性,资本市场对其估值应当是不会少于碧桂园的。
万物云很有可能会拿回物业服务的榜首,为万科扳回一城。同时,万物云的上市,也能为目前陷入发展危机的万科提振士气,缓解其现金流危机,提高股价。
从卖房到卖服务,万科将走向新篇章?
万科董事长郁亮在2020年春节的一番对外发言,预示了未来万科的路。
郁亮表示,“房地产企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拿地建房坐等升值,也不能靠着加杠杆想着赚金融的钱,现在能做的,就是向经营服务业靠拢”。
因此,万科开始了整体转型,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从地产开发商变成城市配套服务商。
其实,城市配套服务商并不是新概念,早在2017年,万科董事长郁亮就表示万科将致力于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
那究竟什么是“城市配套服务商”?
我们可以拆解来看,首先,城市是指万科要围绕城市里的万科业主,提供产品与服务;配套,即给人、社区乃至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和配套的内容;服务商的意思是:产品是有终点的,服务则永无止境。
因此,城市配套服务商就是指为业主,提供区域内配套的内容或服务。其具体表现在住宅、商业、物流仓储、物业、养老、旅游等多个方面。
而万科在这些领域都有所布局和发展,尽管在前期它们并没有显露出太大的作用,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配套服务商相关业务的布局已具雏形,并开始有收获。
首先是物业板块,万科已经率先推出了万物云冲击IPO,其作为万科转型城市建设服务商的重要板块,将承担的万科在城市服务产业的加速布局。
而物流板块,万科旗下的万纬物流目前万纬物流已经在46个城市布局,仓储规模突破1100万平方米,形成了全国性的仓储物流网络。
在未来,万纬物流将会深入与电商、高端制造、现代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企业建立广泛联系。
与万纬物流一样,长租公寓业务板块的泊寓公寓也是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新业务探索与布局的重点之一。目前,泊寓公寓是集中式长租公寓行业规模第一,覆盖了多个城市。
而商业开发和运营板块,则由万科收购的印力集团来主力推进,以印力集团为发力点,加速推动万科在商业业务的全面发展,协助推进万科实现“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转型目标。
除此之外,万科还覆盖了还养老公寓、冰雪度假、教育、产业办公等业务,全面发展起了相关配套服务。
事实上,万科的决策是非常正确且具有前瞻性的。房地产已经在历史上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建造销售房屋,提供住房安置。
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回落已是必然,传统房企以地产开发销售为主的模式也自然是走不通的。
而“城市配套服务商”不同,它是新时代赋予房地产企业新的使命。毕竟如今的中国并不缺房子,恰恰相反的是,房子已经够多了,而房屋配套服务却跟不上来。
因此,万科选择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既是切入了一个拥有广阔市场的地产服务领域,也将是万科走向新篇章的开始。
本文概要:曾经被誉为造富神话,最赚钱的房地产行业,如今也进入了寒冬。先是国家坚持“住房不炒”,房产销售大幅下滑,紧接着是银行严查首付来源、限额限贷、利率大幅度上涨,再到如今关于房地产三条红线的限制政策发布,市场一片哀嚎,房企貌似进入了黑铁时
1984年成立的万科,1988年在质疑声下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可这一进入便是“传奇”的开始,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2010年让全球房企“眼红”,当年万科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1081.6亿元,这个数据意味
11月11日,房地产板块再度走强,个股掀起涨停潮。截至14时许,权重股万科A(000002)涨停封板;房地产ETF(512200)放量涨9.37%;近5日涨12.39%,近10日涨14.66%;交投活跃,换手率达10.63%,成交额约4.1
万科5年前喊出活下去的口号,1年前发出缩衣节食的倡议,现在再次抛出背水一战的观点,万科的种种观点和担忧正在房地产市场的房企身上逐一上演,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都逃脱不了此次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命运。目前来看,也只有万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他房企还
1坚决去金融化,守住“黑铁时代”……房地产行业的“焦虑贩卖大师”郁亮最近又焦虑了。2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一篇名为《万科2022年会上郁亮总结发言》的文章被各个投资者评论方疯狂转载。随后,多位万科企业工作人员对其真实性的确认,更是将
万科股东大会。 图源:万科官方网站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梁宝欣 深圳报道6月28日下午,万科举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面对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房地产市场形势问题,万科董事会主席郁
来源:读特8月29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2%;受报告期结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利润率下降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5亿元,同
从“活下去”到“节衣缩食”,万科一直疯狂带节奏。01万科开始节衣缩食要说房企里,谁是节奏大师,谁是词汇发明大师,非万科莫属。三年前万科喊出口的“活下去”,如今也成为了很多地产人的口头禅。去年,郁亮在万科的股东大会上有创造了一个新词——“管理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6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02202.HK)2020年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祝九胜、执行副总裁及财务负责人韩慧华、董秘朱旭等出席会议。会上,针对投资者关心的股价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导读:最近,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房地产大佬高调或无声的转型,或许已经透露出意味深长的信号。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正在全方位加码,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行动,
当下的万科正在变得熟悉又陌生。即使已经“不当第一、不争第一”很多年,但万科的各项财务数据这些年来一直处在行业中的标杆位置。万科依然是备受业界关注的“明星企业”,其一举一动都聚焦于镁光灯之下。站在观察企业的角度,外界可以去接受万科“不再是老大
郁亮认为,房地产企业不能再靠囤积原材料赚土地升值的钱了,也不能再靠加杠杆赚金融杠杆的钱。出路只有一条,“踏踏实实向制造业学习,通过劳动挣加工制造和服务的钱。”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编辑|米娜头图摄影|邓攀“如果说‘房住不炒’刚提出时
最近,万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媒体交流会,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带领一众高管对公司业务进行了梳理,也对近一年媒体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回应。长租公寓、物业走向台前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万科旗下物业及长租公寓品牌的负责人走向了台前,向媒体介绍了相关业务,尤其
已有1450人加入 房天下特价房 微信群 长按上方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入群来源 财经要参(ID:mofzpy)01最近,烈火烹油、狂飙突进的楼市,简直已成为国人眼中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逼近七月,唱空之声,已渐渐成为了合唱。如果你还说,这些不
金融界9月5日消息,地产再度强势。截至14:34,权重股万科A(000002)涨2.26%,房地产ETF(512200)涨1.07%,盘中振幅达2.14%,交投活跃,成交额达2.37亿。浙商证券表示,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平衡式休整,行情将真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