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07:48:32 | 浏览:1101
已有1450人加入
房天下特价房 微信群
长按上方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入群
来源 财经要参(ID:mofzpy)
01
最近,烈火烹油、狂飙突进的楼市,简直已成为国人眼中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逼近七月,唱空之声,已渐渐成为了合唱。如果你还说,这些不过只言片语之言,不足为虑;那么我要提醒你:亲,刚刚,万科也加入了唱跌合唱团。
6月29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
当天,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忧心忡忡地说,
十年后万科还是房地产公司的话,那真的很惨。我现在在琢磨,我们各地的公司把“地产”这几个字都拿掉。
万科未来是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未来想到万科,想到的应该是美好生活,不是几栋房子。
其实,不仅仅是万科在“抛弃房地产”,绿城地产、碧桂园、恒大、融创这些大佬,也在以夺命狂奔的速度,下死命令压缩开发周期,四天盖一层,尽快把房子卖出去。为了赶工期,碧桂园上海售楼处甚至塌了。
很显然,这些房地产大佬们或高调或无声的转型,已经透露出意味深长的信号。
是的,你没看错,当不少人还在加杠杆冲进楼市的时候,先知先觉的收割者正在从楼市里鱼贯而出。
02
似乎是要为万科抛弃房地产作一个注脚,今天,北京通州数十名业主,也在以暴烈的方式,努力要“抛弃房地产”。
6月30日,位于通州区的K2十里春风的售楼处被“围”了,数十名身着印有“退房”字样短袖的的老业主,聚集于售楼处,要求退房。
话说买房房价跌了就要退房,那么炒股股票跌了,能不能要求退股?很显然,这是很荒唐的要求。
其实,在北京,因为降价而哭着喊着退房的,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要知道,上一波调控以来,北京的房价已经跌了将近20%,而燕郊这样的地方,跌掉了50%。
为什么这次明明知道荒唐还去闹腾?一定意义上讲,最近这次的加码调控,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楼市变天之际,已有炒房客撑不下去了。他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房价短期内很难反弹了,他们再也沉不住气了。
03
是的,这一次,真的是不一样了。对于高房价,国家再也忍无可忍了,下了铁的决心,用了铁的手段。
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正在全方位加码!!!
对于一二线城市,国家用的招数,是“敲山震虎”: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行动,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投机炒房和“黑中介”
无疑,七部委对三十个城市的专项大检查,会让整个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这些城市房价不举,是大概率事件了。
对三四线城市,国家则使出“釜底抽薪”的大招:国开行收紧了棚改审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到尾声,很多小城市房价可能也要开始裸奔了!
对于房地产企业,发改委则紧急收紧房企海外融资限制,借外债投资地产项目。同时,还禁止向企业卖商品房。
这,也许就是所谓关门打狗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即使你手里有不少房子,但都只能捂在手里,无法套现。
阉猪割耳朵,就是要让你两头受气!
04
有人也许会说:房地产是“夜壶”,有时或许会被踢到床下去,但一旦经济下行,关键时刻仍然会拿出来用的。
目前看来,这种论调可以休矣。因为,归根结底,实体经济已经撑不起房价的野心了。
特别是昨天华为一些部门人员搬到松山湖,更是证明:房地产暴涨,会导致实业萎缩,就算是华为,也都扛不住了!
这种情形,高层肯定更是了如指掌。君不见,今天,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
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运行情况,审议了金融委办公室提出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
看到没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这个时间安排可不是一年半载,而是起码三年乃至更多。
而现在哪个地方泡沫最大、最需要去杠杆、防范风险?其中之一,当然是房地产: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值430万亿,是GDP的5倍,银行存款的16.5倍,你说这个杠杆高不高,泡沫大不大?
历史上,我们一直把房地产当成一本万利的最佳投资。但2018年,这个认识或要被改写了。在一个地雷爆炸的时刻,楼市永远涨的神话,正在渐行渐远。而当潮水退去时,谁在裸泳将昭然若揭!
是啊!那些疯狂的炒房者,的确应该受受教育了。不让他们尝尝房价调控带来的苦涩滋味,任由他们拼命炒下去,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仍将持续,中国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遭遇重创!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违背这个铁的法则,即使一时赚到了快钱,但早晚是要赔回去的。
颤抖吧,炒房客!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2、含有项目效果图、户型图部分,最终以交楼为准。
3、文章中的文字和图片重在为读者分享楼市资讯,为购房者提供参考,我们力求准确,但是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提供任何保证,如若因使用本网页资料而发生偏差,我们概不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授权使用的转载需注明出处。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天下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
往期精彩回顾
1、 重磅消息!30个城市被点名,房价下半年要大幅下跌
2、世间最悲哀的不是当房奴,而是给房奴们交房租!
3、全国卖地收入创新高,成都7万人抢千套房,房市下一步会怎么走?
4、高层震怒、党媒发声:三四线房价太高,楼市改革将进入深水区!
5、房天下全面落实七部委治理房地产市场专项行动的指示
1984年成立的万科,1988年在质疑声下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可这一进入便是“传奇”的开始,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2010年让全球房企“眼红”,当年万科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1081.6亿元,这个数据意味
已有1450人加入 房天下特价房 微信群 长按上方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入群来源 财经要参(ID:mofzpy)01最近,烈火烹油、狂飙突进的楼市,简直已成为国人眼中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逼近七月,唱空之声,已渐渐成为了合唱。如果你还说,这些不
过去三个月,随着贷款利率的攀升,加拿大各个主要城市的房价都在下降,全国房屋平均售价的跌幅也已经超过了10%。根据Ratehub.ca的一份新报告,加拿大10个主要城市的房价,在近3个月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所以,比起以前,如今在各个城市买房,
11月11日,房地产板块再度走强,个股掀起涨停潮。截至14时许,权重股万科A(000002)涨停封板;房地产ETF(512200)放量涨9.37%;近5日涨12.39%,近10日涨14.66%;交投活跃,换手率达10.63%,成交额约4.1
万科5年前喊出活下去的口号,1年前发出缩衣节食的倡议,现在再次抛出背水一战的观点,万科的种种观点和担忧正在房地产市场的房企身上逐一上演,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都逃脱不了此次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命运。目前来看,也只有万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他房企还
1坚决去金融化,守住“黑铁时代”……房地产行业的“焦虑贩卖大师”郁亮最近又焦虑了。2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一篇名为《万科2022年会上郁亮总结发言》的文章被各个投资者评论方疯狂转载。随后,多位万科企业工作人员对其真实性的确认,更是将
万科股东大会。 图源:万科官方网站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梁宝欣 深圳报道6月28日下午,万科举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面对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房地产市场形势问题,万科董事会主席郁
来源:读特8月29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2%;受报告期结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利润率下降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5亿元,同
本文概要:曾经被誉为造富神话,最赚钱的房地产行业,如今也进入了寒冬。先是国家坚持“住房不炒”,房产销售大幅下滑,紧接着是银行严查首付来源、限额限贷、利率大幅度上涨,再到如今关于房地产三条红线的限制政策发布,市场一片哀嚎,房企貌似进入了黑铁时
从“活下去”到“节衣缩食”,万科一直疯狂带节奏。01万科开始节衣缩食要说房企里,谁是节奏大师,谁是词汇发明大师,非万科莫属。三年前万科喊出口的“活下去”,如今也成为了很多地产人的口头禅。去年,郁亮在万科的股东大会上有创造了一个新词——“管理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6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02202.HK)2020年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祝九胜、执行副总裁及财务负责人韩慧华、董秘朱旭等出席会议。会上,针对投资者关心的股价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导读:最近,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房地产大佬高调或无声的转型,或许已经透露出意味深长的信号。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正在全方位加码,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行动,
当下的万科正在变得熟悉又陌生。即使已经“不当第一、不争第一”很多年,但万科的各项财务数据这些年来一直处在行业中的标杆位置。万科依然是备受业界关注的“明星企业”,其一举一动都聚焦于镁光灯之下。站在观察企业的角度,外界可以去接受万科“不再是老大
郁亮认为,房地产企业不能再靠囤积原材料赚土地升值的钱了,也不能再靠加杠杆赚金融杠杆的钱。出路只有一条,“踏踏实实向制造业学习,通过劳动挣加工制造和服务的钱。”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编辑|米娜头图摄影|邓攀“如果说‘房住不炒’刚提出时
最近,万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媒体交流会,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带领一众高管对公司业务进行了梳理,也对近一年媒体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回应。长租公寓、物业走向台前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万科旗下物业及长租公寓品牌的负责人走向了台前,向媒体介绍了相关业务,尤其